
课件共21张,教案约2250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 陈国丞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利用“关键词”进行网络资料的“搜索”、“分类”与“归纳”。
2. 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3.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味作品的意境美。
二.教学活动:
(一)课前准备活动。
1.通过网络收集古代描写“悲秋思乡”的诗词,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训练。
2.把作品分成三个部分。(“枯藤老树昏鸦”为第一部分。“小桥流水人家”为第二部分。“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第三部分。)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进行绘画创作,尝试探究作品的意境美。
(二)正课活动。
1. 导入:
教师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悲秋思乡”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朗诵才能。
学生活动:
①在朗读中逐步进入《天净沙 秋思》那悲凉的意境。
②同学相互评价搜索的诗歌内容是否符合“悲秋思乡”的主题?
③评价小组朗读同学是否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感情。
说明:
①检测课前活动(1)的落实情况。
②让学生在朗读中交流所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在评价中提高朗读能力。
2.作家作品介绍
教师活动:
①让学生以“让我带您来认识马致远和他的《天净沙 秋思》”为题,要求学生用三分钟时间进行网络信息的搜索,分类、归纳并汇总成三十秒钟发言。
②在学生的发言中引导学生抓住“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元曲”这几个最有利于走进马致远与《天净沙 秋思》的关键词。
学生活动:
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迅速制定搜索的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关键词。
②由组长协调,迅速分配搜索任务,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汇总成题目要求的简短内容。
说明:从了解“作家作品”这一看似简单的搜索入手,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切合语文学习需要的资料,通过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类、概括、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
3.在朗读中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教师活动:安排“初读”、“再读”、“评读”、“集体朗读”、“吟唱”五个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作品的押韵美(和谐动听),节奏美(节奏可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抑扬顿挫之美(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