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宝玉挨打 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聚】
第二课时:
一、 导语设计: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犹如雄奇的的大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俗话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知多少次打动我们的心,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牵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它的第一个高潮——《宝玉挨打》,一起走进贾府,走进大观园,走进贾宝玉的心灵世界。
二、 导入新课
这一节课我们将就主要人物在这一事件中的言行、表现来深入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三、 回顾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全班同学回忆宝玉挨打的四个表面原因
1、 待客不周
2、 金钏之死
3、 琪官逃走
4、 贾环诬告
四、 碰巧的几件事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你能从中揣摩出贾政和宝玉之间矛盾冲突激化的本质原因吗?
宝玉挨打的表面原因及实质:
待客不周:葳葳蕤蕤、无丈夫气概
厌烦仕途经济、憎恶封建纲常
金钏之死:惶悚、应对不似往日
为情所悲、徘徊懊恨
琪官逃走:流荡优伶、不合正统
追求自由、追求平等
贾环诬告:淫辱母婢、大逆不道
追求率直、向往平等
总结:宝玉挨打的实质是父子两个人思想的矛盾,贾政不能容忍,这与他的那套封建伦理道德相违背。
贾政以封建社会的那一套标准来教育宝玉: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第九回
“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不受分安常,你可仔细着!”——第二十三回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第八十一回
宝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