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00字。
短 歌 行
曹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曹”。
2.通过配乐诗朗诵,体会《短歌行》带有浓厚悲凉的情调。
3.理解诗句的意思,特别是写景句和引用句与它们后两句的联系。
4.学后要求背诵此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此诗悲凉的情调。
四.教学工具: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讲述曹操(155--220)、曹丕(187--226)和曹植(192--232)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为揭露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妄图消灭人民抗日武装的阴谋,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过一首著名的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诗的最后一句用了一个典故,这典故要上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
那是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发生的事。据传说,曹丕(字子桓)刚登上皇位不久,就把他的亲弟弟曹植(字子建)叫来,对他说:“你必须在走七步路的里作一首诗,要是作不出来 ,就处以极刑!”作诗只给这么短的,而且作不出就要杀头,这可真是件奇闻。但是曹植还没走完七步,就高声朗诵了起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用豆萁煮豆来巧妙地比喻骨肉相残,发出了“相煎何太急”的抗议,使曹否深感惭愧。周总理对这个典故作了改造,用来抗议国民党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非常有力。
曹丕为什么如此仇恨曹植呢?他们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话要从他们的父亲曹操讲起。
曹操这个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汉末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局面当中,运用巧妙的政治策略,施展高超的手段,空手起家,东征西讨,打败了许多实力很强的对手,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他所采取的办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先取得丞相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