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12 9:25:5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70字。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初三语文组  李歌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有五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学情分析:
“格物致知”这个词初看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文章思路清晰,风格朴实,说理缜密,方法灵活,阅读时要让学生认真揣摩、感悟,就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读、讨论、自主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
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学资源:查阅有关丁肇中的资料。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