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个字。本文根据2007年各地中考最新题型分析。
2007年,中考作文向命意作文回归
咸丰县高乐山镇中学 袁长俊
翻开2007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我们看到命题的形式在悄然发生变化:话题作文正由前几年的一统天下开始降温,高峰时有80%以上的省、市、地区采用了这一命题形式,2007年这一比例只占到约60%。与此相反,以命意为主要内容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则悄然兴起,2007年有近50%的地区采用了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这种形式,而材料作文则也占到10%以上,像陕西、甘肃兰州、广州花都、吉林、宜昌等地,都在2007年中考作文中采用了这一命题形式。
出现这种情况,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密切相关。《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个性表达,要求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而话题作文具有宽泛性,它一般不会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文体要求又很灵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叙事,或议论,或说明,或抒情,进行较为自由的写作,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情趣爱好,选择最拿手的文体来展示自己的才情;再者,因为话题材料具有新颖性和人文性,可以更好地贴近考生的生活,贴近考生的心灵,考生写作起来会觉得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因此,一路走红的话题作文依然是命题者的首选。
然而话题作文的宽泛性也带来了它的致命弱点。考生猜题、压题,用复制版来应付考试,每年的中考作文中都有抄袭、宿构、套写的伪作。因此,一些命题专家在不回避话题作文的前提下,也给“话题”作了较多的限制。不少地区的命题者要么在“话题”前边加了一段“提示”,要么后边多了一些“要求”。如四川广安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