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70个字。
自修互改增能力 巧评精讲现美文
——也谈初中生作文修改、讲评方法种种
潜江市浩口镇苏港中学 饶邦明
语文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实践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素养则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学好语文关系到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具体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作文的训练与写作、修改与讲评,历来都受到师生的重视。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同时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面对新的教学观念,作文评改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作为每一次作文教学的终点,忽视了“修改文章”这一重要环节。久之成习,自然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文章得失”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作文评改的改革,事实上是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新课改理念在作文教学上的具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组织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根据的观点,作文评改也应该同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一样,是语文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过程,作文评改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知识与能力等关系。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无所事事,造成了作文评改的效率不高。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是不计其数的,得到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他又说:“改与写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叶圣陶先生的话道出了批改作文的真谛,也集中批评了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为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因突破“老师命题学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