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4920个字。
第五单元
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书写。(3分)请把下面语句用规范、工整、美观的楷书或行书写在方格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烟台开发区教研室/邓建明/djm4807@hotmail.com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⑴箬( )篷 ⑵留连累( )日
⑶石青糁( )之 ⑷豁( )然开朗
⒉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胸有成竹 莫衷一是 众目睽睽 B.目空一切 相辅相存 相形见拙
C.神秘莫测 沧海桑田 鼠目寸光 D.沾沾自喜 美味佳肴 不容置疑
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⑴ 其船背稍夷______________ ⑵ 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
⑶ 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⑷ 二男新战死______________
⑸ 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 ⑹ 谈笑有鸿儒
⒋下列诗文朗读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朗读第一句语调上扬,第二句语调要下降,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示节奏 )
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表示重音 )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⒌ 古诗文读背。(6分)
⑴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1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
C.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D.晋陶渊明独爱菊。
⑵古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要多读多背。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5分,每空0.5分)
①荡胸生层云,□□□□□。②□□□□□,恨别鸟惊心。
③少壮不努力,□□□□□□□。
④古人在写诗时常常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黄鹤楼》中诗人以“□□□□□□□,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游子意,□□□□□”抒写了游子之心、惜别之情。
⑤思念亲人,梦回故里,我们曾如杜甫的“烽火连三月,□□□□□”;也曾如崔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即使远走他乡,也曾如李白那样“□□□□□,落日故人情。”
⑥语文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浣溪沙》)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的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梅尧丞的“ 霜落熊升树,□□□□□”(《鲁山山行》)的拳拳诗情?
⒍本学期我们除了学习课本外,还重点阅读了两部名著。“大量阅读”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一部《朝花夕拾》洋溢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作家执著于生活的精神世界;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堪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3分)
⒎要想表达“不光你能诵读,我也能诵读”的意思,下面的句子应使用的一组标点符
号是( )(2分)
你能诵读 □ 我不能诵读□
A. , ? B. , 。 C. ? 。 D. ? !
⒏现代人根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两个名句,演绎出很多精彩句子,如“身不在高,适当就行,貌不在美,有才就灵”。现在请你也仿写出两个这样的句子来:(2分)
⑴□□□□,□□□□。⑵□□□□,□□□□。
⒐对联是一组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文字相别的对偶句(《陋室铭》中多有对偶句),是我国独有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是汉民族智慧的花朵。
请你给下面的对联创作上联。恰当地把本单元(其它单元亦可)课本中的篇目穿插进去。)(1分)。
上联:听《口技》音响绝妙 下联:□□□□□□□□□
⒑你作为烟台初中学生代表出席山东省教育出版社和鲁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联合举办的“读者座谈会”,请围绕“说说我们的语文教科书”的议题,简要说说你对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