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0 23:39: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720字。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田塍(chéng)   打烊(yang)           高屋建瓴(líng)     乳臭未干(chòu)
       B.浸染(jìng)       啮齿(liè)               戛然而止(jiá)        繁文缛节(rù)
       C.轻佻(tiāo)       整饬(chì)             力能扛(káng)鼎    管窥蠡测(lí)
       D.雇拥(yōng)     果脯(fǔ)               歃血为盟(shà)      焚膏继晷(gu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度假村  徇私舞弊  一笔勾销  仗义执言
       B.白内障  得陇望蜀  纷至踏来  融会贯通
       C.座谈会  淡妆浓抹  母庸赘言  砺兵秣马
       D.拌脚石  万念俱灰  功亏一篑  别出心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诸多       ,在二十一世纪都将会一步步显露出来,成为现实。        ②文莱旅游发展局总监赛贾玛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局将组团巡访各国,     宣传2008文莱观光年。        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隐忧  大事  不但/而且                     B.殷忧  大肆  不但/而且
       C.隐忧  大事  不仅/反而                     D.殷忧  大肆  不仅/反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IT业界精英。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濡目染的抗战歌曲。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推行“台独”路线,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全国军民决不会听任“台独”势力为所欲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病,具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现在已出现向低龄发展的趋势。
       B.昨天,中国足协通过其官方网站,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预期效果。
       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D.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鲜血捍卫了祖国主权和领土,他们的英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散言:对一种新文体的命名
摩 罗
前不久读到吴再先生的一部书稿,他的文体更加单纯,一律分行排列,像是诗歌。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甚至比所谓“梨花体”更加浅俗。作者本人先后将其命名为“杂言”、“漫话”、“杂诗”、“麻辣诗”、“智慧诗”。不过对这样的命名,他很长时间一直举棋不定,似乎自己也并不十分满意。尽管在图书出版的最后关头他决定以“智慧诗”名之,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寻找一个更加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命名。
无论从文学上说还是从思想文化上说,吴再的写作都是非常边缘化的。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作为一家世界性中文报纸的总编辑,每天要签发十余万字的报纸文稿。将他的大脑说成当代社会的信息中心恐怕不算过分。视野开阔、信息丰富至此,能不感触良多?他当然没有时间来建筑鸿篇巨制,只能随手将这些感触草草记下,日积月累,竟然洋洋洒洒多达万余条。本来不过是自娱自乐,现在积累多了,又得着一个机会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