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90字。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 山风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须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例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教学时间、场地、媒介、设备、乃至自然社会等等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课程资源具有更丰富、更人文的特点。俗话说“生活大课堂”,凡是学生生活中所能触及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和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形成的东西,均可视为课程资源。例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各种报告、演讲、辩论、纪念、展览活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国内外大事以及日常生活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更大,也更便捷易行。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呢?下文拟从四个方面略谈认识。
一、 要有资源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以前的课程观念,认为教材(实际上往往是指规定的文本,即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这种理念支配之下,教师讲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就算完成任务。“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则认为,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备条件。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在用好教科书的同时,主动去寻找、发现、选择、利用有效的资源,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因为有滚滚不断的“源头活水”,而永远“清新如许”。
二、做教科书的主人
勿容置疑,教科书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是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对教科书,教师只能用,不能“教”,也就是说不能成为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