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30个字。
永不凋谢的花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温梅开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那久违的诚信,千金难买的承诺,以及金子般的孝心等美德,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当我们埋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候,其实我们忽略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那传统的美德永远都不会丢失,就像这世间最美的花朵,永远绽放在我们心灵中最温暖的角落。
◆游览花径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天保①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②,疏宗③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④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⑤,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唐 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注释】①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②高洋当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听信亲信的话,大开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③疏宗:远房宗亲。④景皓:元景安的堂兄。⑤显祖:指高洋。
【有感而发】改姓高氏就能活命,不改就会被杀头,元景皓最终因为誓不改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中国大丈夫的品性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灵思巧练】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议欲请姓高氏 (2)逐他姓:
(3)以此言白显祖 (4)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2.翻译句子。
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3.元景安为什么请求改掉自己的姓氏?(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典故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操。请你再举出一个事例来展现这种高尚的节操。
◆游览花径二
一言便定
赵柔,字元顺,金城人也①。少以德行才学知名河右。世祖平凉州,内徙②京师。高宗践阼③,拜为著作郎。后以历效有绩,出为河内太守,甚著仁惠。柔尝在路得人所遗金珠一贯,价直数百缣④,柔呼主还之。后有人与柔铧⑤数百枚者,柔与子善明鬻⑥之于市。有从柔买,索绢二十匹。有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也。”遂与之。搢绅⑦之流,闻而敬服焉。
(选自《魏书·赵柔传》有删动)
【注释】①赵柔,字元顺,北魏时期金城人。②徙:调职。③践阼(zuò):皇帝即位。④缣:细绢。⑤铧:犁,翻土农具。⑥鬻:卖。⑦搢绅:古代穿儒服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