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网络教学设计及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3 21:23: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10字。
  《阿Q正传》网络教学设计及反思
  □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郑剑非
  一、概述与介绍
  1.学习内容概述
  《阿Q正传》是一篇经典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中国现代小说的顶峰,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影响深远。作品语言讽刺性强,表面上看令人发笑,但在笑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但其历史时代距今天较远,学生难以真正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国家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相关内容
  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
  能自主选择恰当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并展示和交流。
  3.学习者分析
  我校高三年级日语特长班学生,文学素养较高,对鲁迅生平及主要作品有一定了解,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Word、PowerPoint等信息处理工具,会上网。
  二、教学目标
  对文学经典名作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某种既成结论,而是通过阅读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给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精神的底子”。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中有关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阿Q正传》创作的时代背景。
  2.能够叙述自己对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的理解。
  3.能够思考作品对今天的意义。
  4.制作完成本组对作品理解的演示文稿(powerpoint文稿)。
  5.提高小组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工具
  硬件:Newclass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是一间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够有效监控学生学习,将学生作品广播给其他同学,控制学习进程。
  软件:采用惟存教育实验室编译的webquest设计模板——左右框架式(单页教学指南)模板制作的webquest课件:《阿Q正传》研究(http://yuwen.neyc.edu.cn/aq/index.htm)。
  采用动网论坛0519版制作的学习论坛:郑老师语文教室(http://ywclass.neyc.edu.cn)
  2.学习活动的地点
  Newclass多媒体网络教室
  3.课时:7课时
  4.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导入 
  二、明确学习任务1.一篇小说或剧本:阿Q在今天。2.论文一:阿Q对我们的意义。3.论文二:阿Q与其他文学形象(自选)比较。4.论文三:《阿Q正传》艺术分析点滴。5.论文四:《阿Q正传》小说与电影比较谈。以上任务将分组完成,最后一节课我们将进行分组汇报,小组要提交一份word文档的作品,并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进行汇报,进行现场答辩。 本环节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分组4~6人为宜,有的老师曾指出最好是奇数,便于讨论决策。最好不是学生自由分组。
  一、出发(1课时) 这一部分你将独立完成。1.阅读小说《阿Q正传》1~2遍。2.根据以上的初步印象在论坛中提出疑问。注意:这一部分只要你能提出疑问就是最大的收获,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探索。相关文献资源:《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 初步阅读课文,尤其要注重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