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10个字。
《那树》听评课
文学院王晓波0501012095
一、 课堂实录及评价
【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居住在这个绿色的地球上,在这绿色的生命体中,我
们的周围有着许多的动植物,而在地球上最多的是森林,现在我们来
欣赏台湾作家的《那树》。(简略)
(评价):简洁而又生动的导入语,让学生们立刻引起注意,而关键的“森林”更是让学生在考虑教师语言意图的同时,以炮弹般的轰炸过来,让学生们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一段简洁的语言如同一条丝带,学生们拉着这丝带走入了老师的教学环境中。
【字词掌握】:
字音:倒坍()引颈受戮()虬颈()通道如砥()
词语解释:虬颈通道如底
(评价):教师的意图是注重基础,把知识落到实处,通过对加点的字注音,解
释,疏通文化,注意能力,避免忽视理论。识字分为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是把字词集中教学,脱离课文教学。但是字词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使用这些词,字词本身不是教学重点,单纯字词解释是无用的。识字教育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下使用。
【呈现教学目标】:
1.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 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评价):目标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有方向性、目的性。
而教师在呈现教学目标时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有力的教学,避免了
因为感情因素使自己迷失了教学的方向,一味的以激情教学。“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要求同学抓住课文内容,在文中理解并能运用;“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提问生动活泼,深入到学生内部,具有归纳总结之效。
【教师阅读、整体感知、呈现问题】
教师朗读课文《那树》
问题:1.概述那树的状貌
2.填写那是一课的树,讲述其品质特点。
(评价):教师的教学意图在于通过对散文的诗意朗读,同学们沉浸在优美
文字中,在听的同时带着问题着手,取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忽略了
她朗诵的时间过长,她在读诵这篇课文时共用了13分钟,占据的时间
太长,同学们的注意力开始有部分分散,有的甚至在做别的事情这时教
师可以避免单独朗诵,可以通过教师带读,请同学们来读诵,形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