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0字。
作文教学说课稿
教授班级:初二(8)班,授课者:单永林
教授内容设计的理由:初二的作文状况已不同于初一的情况。初二的学生基本通过了说话造句的语言关,能把一个意思用基本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作文训练的重点也就由文从字顺过渡到构思谋篇上来。话题作文的切题是构思当中的一个大问题,学生总是不能将一个话题作出合乎情理的辨别、入情入理的构思立意。本次作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讲一讲如何切题。
当然以上的认识是概言之,并不说每一个学生都通过了语言关,个别学生仍有词不达意之病。对于少数同学的这个问题只能是个别教导,不在此列。
教授方法:这次教学以讲授为主,用学生的作文实例分析切题上的通病,以便学生明白地了解自己创作中的认知障碍。这次讲授不计划应用多媒体手段,我觉得这次讲授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多媒体不会对这些知识的讲授起到积极的效能。再说,我在应用多媒体手段上不太自如,也许会弄巧成拙。
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认真地探索过作文教学,总是随意地出一个一个题应付过每一篇作文训练而已,虽然感到作文训练的盲目和无序是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但没有想过要建立起一套有序的训练模式。在两年前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可是由于教材的变化,将很大的精力花费到了钻研教材上,也没有能抽出时间来研究一下作文训练的模式。到上学期,阅读教学的研究还是我关注的重点。只是感到初一作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要务是语言文字,故初一第二学期当中把语言的训练当成了重点。这一学期才想到应该建立一套有序的训练模式,那样才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方式。序列化作文训练也是我们语文组提出几年的一个探索课题了。前面已有王甸成老师、郑玉铭老师做过探索,并听了他们的课,我受益匪浅。今天这堂课也算是我的一次尝试。成功与否都是探索中的经验,我都觉得可贵。它将为以后的研究作文训练找到更适合的路子。
幻想通过一次作文法教学就提高作文能力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写好作文的根本途径还是引导学生阅读,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领悟到作文的原理,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作文教案
教学内容:话题作文如何切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目前作文中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
经过初一一年的作文训练,不可否认,我们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那就是基本过到了文从字顺。但是对于大多数同不来说,要做到意到笔随,那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今后我们在语言文字方面还要锤炼。具体的训练要求,我们以后再讲。
目前,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话题作文如何切题。什么是切题?就是拿到一个话题后,怎样入手才能合乎情理地写出一篇作文。前半学期我们做过两篇作文,一篇是以“和谐”这话题的作文,一篇是以“水”为话题的作文。这两篇作文写得都很失败。失败的关键,我分析了一下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会切题。拿“和谐”为话题的那次训练来说,大家只是把“和谐”当成了抽象的概念对待,所写内容都是从广播、电视、报刊得来的笼统的提法,阔大而空洞。都把视点放到了“构建和谐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这样的内容范围太大了,我们没有那样的能力写好它。再拿“水”为话题的作文来说,我原本以为会写得好一点,因为这是我们学完第三单元后的一次作文训练,该单元的文章都是关于水的,要么是山水游记,要么是对水与人类生活的思考。但结果大出我所料,同学们受了环境与生态这样的老生常谈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全都写成了水资源遭到破坏的生态问题作文。写生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