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700字。
开启中学生作文写作灵感
摘要:灵感是写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与观察积累、阅读、写作技 法、作文知识等诸要素共同维系着写作系统的整体功能,灵感在写作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灵感往往是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加强中学生写作灵感的培育,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灵感 写作灵感 开启灵感
人们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觉得有点内容可写。如果组织得好的话,应该可以成就一篇较好的文章。可当提起笔来,又觉得无处落笔,写不下去,笔尖象被堵塞住了一样,整个思维都近乎凝固了。即使写点东西出来,要么字句生硬,不灵动。要么后语不接前言,冥思苦想总理不出个线索头绪。放下笔又突然豁然开朗,思绪如飞,下笔有神,情感的宣泄一发不能释笔。人们常说,这就是写作灵感的缘故了。灵感对于写作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用。那么搞清楚写作灵感到底为何物以及它怎样获得。这对于想写好文章的人来说大有帮助。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启学生写作灵感。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提出的背景
(1)中学生缺少灵感思维的训练和培育。
“灵感”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人们对它的探索、研究已有一个漫长的历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它的神秘面纱被不断揭开,人们对它的本来面目看得越来越清楚。在创造性活动中,尤其是在科学发明和文学艺术活动中,灵感的神奇力量和巨大作用早己为人们共知和惊叹。长期以来,人们非常重视对灵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说到灵感思维、灵感的培育,人们似乎总喜欢把目光投向或集中在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身上,人们很少甚至不屑把灵感的研究对准中学生,似乎中学生离灵感太遥远,不配谈灵感。认为灵感是非常神秘的东西,应该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或其他大人物所专有,至于中学生,单纯、幼稚,学的都是些基础知识,他们能有什么灵感?跟中学生谈灵感,在中学生身上研究灵感的培育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毫无意义。事实上,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急剧变化,知识迅猛增长,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就灵感的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来看,中学生也同样具备产生灵感的基础和条件,中学生也能获得灵感,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灵感的培育就显得特别现实和必要。
(2)加强对中学生写作灵感的培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内容的作文教学更应该担负重任,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局限很难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中学作文教学的尴尬和苦涩。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用“少、慢、差、费”来描述是毫不为过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最为沉重的话题,尽管教师和学生为作文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可换来的结果却是教师的迷惑,学生的恐惧。在平常的作文课中,老师醉心于表达方式的讲解,各种写作技法的分析,没完没了地告诫学生要勤于观察积累,不厌其烦地叮嘱学生要广泛阅读,多多练习。固然,这些方面对中学生作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生写作,这些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