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失分的几个主要原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18 12: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1年高考诈文“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无疑和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及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样同属话题作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种作文命题方式并不陌生,而且,所选的话题“诚信”既是学生从小到大经常接触的,而且又是新世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关诚信的讨论频频见诸《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在许多地区甚至引起了深入的讨论,学生对此有话可说。因此,今年的作文命题得到了许多老师、家长、学生的充分肯定,使用全国卷的地区不断有关于满分作文的报道。然而,也有不少考生在这样有利的情况下痛失分数,而且许多失分的情况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对于评卷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笔者作了一个简要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br>
一、押题套题甚至完全抄袭 <br>
     <br>
       这种情况在今年的评卷场上出现的严重程度,令许多人感到有点始料不及。记得1998年不少考生将一些现成的文章改头换面,匆忙抄上试卷,完全不顾作文要求中的“你”,导致被判为“无我文章”而得低分,1999年则有不少考生将一些现成的文章“移植”过来完成“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而被列为“穿靴戴帽”文章导致不能得高分。有了这些惨痛的教训,学生本应认真吸取,然而今年有更多学生重蹈覆辙。就笔者所评的试卷中就不乏有少儿故事《金斧头.银斧头,铁斧头》、《狼来了》、小学教材《诺言》、高中教材例文《鞋》的改写或复述.也有不少学生将多次在高考复习资料中出现的阅读材料《高等教育》抄来完卷,甚至有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默写《读者》等杂志上的关于祖孙三代为人守玉的故事及逃犯守信还钱的故事。此外许多考生作文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不约而同地套用一些背熟了的如纪念建党80周年的范文或高考模拟考试范文。这些文章让人感觉到很“面熟”,其情节、结构。立意均雷同于一些已发表过的文章,因此可以说这样的作文其实不能算是考生自己的,如果这样的作文得高分显然违背了高考公正的原则。因此,将《读者》上的文章默写得几乎一字不差的考生也得了零分。当然,对于属完全抄袭而判零分的文章,评卷小组是很谨慎地查对原文后才下结论的。此外部分抄袭如复述范文,改编范文立意结构摸仿痕迹过于明显等情况,都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得分,有的得分在10分以内。这些考生如果凭自己的真实水平独立作文,得分应该不至于如此之低。 <br>
     <br>
       搬用套用抄袭的情况并非新生事物,以前的命题作文就有易让人猜题、押题和宿构的不足。据报道,今年湖南、江苏等省也有许多“熟面孔”的文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