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40个字。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淡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体现
[摘要]
新课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应有机整合,我们要重视语文学科中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目标的体现。本文从三个方面:即阅读教学中进行渗透,习作教学中进行渗透,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渗透,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
新课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应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中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目标不是单独、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也要满足他们的情感、审美等精神层面的渴求,让他们的心灵日渐健康、丰满起来,而于漪老师曾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又多彩的人文学科”。但事实上,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往往导致语文教学的匠化和应试训练的泛滥,使语文教学漠视了对人的塑造,沦为纯技术性的机械训练,这不但使丰富而生动的语文学科变得索然无味,更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视语文学科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体现,而如何体现更是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仅在此就自己的实践谈其一二。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渗透。语文教材编造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诗人何其芳说得妙:“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自身的美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们非常喜欢读,真正的原因于作者描写客观景物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作者采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段,描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同学们为这自然美,语言美所叹服,而且深受感染。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拓展,体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发展个性,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