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10个字。
学会质疑学好语文
——浅谈学习中的自主提问
内容摘要:
疑是求知的动力,当所有的老师放下心头的疑虑,改变自己的领导地位,当所有学生都能走出不愿问、不敢问、不会问的困境之后,多种形式的提问与多种形式的评价必定能使师生共同跨进一片语文的新天地。
关键词:自主质疑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用叶老的话来回答,就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一个前提便是学生能够对所读内容产生兴趣,引发疑问,在疑虑的促使下去积极思考,获得答案,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继而解决的过程中就读懂了文章,可见“疑”的重要性。然而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洗礼之下,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都已僵化,即便是新课改背景下诸多讨论、探讨等自主活动也不能迅速地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曾尝试着在预习作业中加入“自主质疑”这条,让学生就自己预习课文来提出一个问题,课堂上以集中讨论的方式交流明确答案,结果漏洞百出。有提不出问题一片空白的,有抄了一句话没显示问题的,有所提问题极其肤浅不成问题的,有抄书后习题敷衍了事的。只有极个别学生所提问题有模有样,最后这项作业几乎形成同虚设。
究其原因是本人也未从根本上重视这项作业,痛定思痛后,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最终明白,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方能见效。
一、 教师放下心头虑
自古以来,上课提问是老师的权力,举手回答是学生的义务。这沿袭已久的传统有它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精心的设计下,通过回答问题掌握主要的知识。而如今,新课改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自主质疑来学习课文。我们的老师就有了无穷的顾虑: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能自主讨论解决吗?能真正弄明白课文吗?万一考到课内的内容学生又没讨论到考不好怎么办?万一我被学生问倒回答不出,岂不是丢失了面子?我不讲解课文,我将如何去树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