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10个字。广州市白云区作文教学公开课(心理描写专项训练)教学设计资料。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广州市白云区作文教学公开课)
扣住心理描写,点亮人物心扉
执教: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何毅明
【现状分析】
当前初二学生写作总体水平并不高,很多学生在作文中连各种人物描写也刻画不好,人物形象尤其是以作者为主人公的形象简单而枯燥;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形象的描绘,作文篇幅普遍不长,少部分勉强达到所要求的字数。现时的初中学生作文基本以学生作者为主人公,为了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作好心理描写不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技巧。本课时则选择学生在写作中不被重视的心理描写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横向比较,通过对心理描写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其写作水平。
【设计创意】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刻画人物个性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专项作文指导及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再进行综合训练。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我们认为,“小片断能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心理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指导学生掌握三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技巧,掌握心理描写的原则和要求;
3、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的技巧,拓展到实际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种心理描写技巧的掌握,心理描写原则和要求;
难点:如何通过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点亮人物心扉。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知识和片断,阅读有较多心理描写的各类课文或作文,借鉴其写作方法;
2、教师: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知识、文字片断或相关语音材料,预先写好下水片断作文,搜集、印制心理描写较突出的优秀范文;设计Microsoft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安排学生4—6人学习研讨小组;
【课时安排】
课内指导一课时,另学生课外作文作业约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实施】
一、导入与目标
1、师述:同学们,当你放眼于大自然的山清水秀,放眼于城市的车水马龙,放眼于人物美好的外貌,你可曾注意到,在我们的内心的深处,同样有一个美丽多变的天空,那里时而阳光万里,时而阴雨蒙蒙。有时雷鸣电闪,有时又月朗风清。你们也许读过许多优秀的学生习作,学过许多大师的作品,你们一定会被其美好的意境所打动,尤其被主人公细腻动人的内心世界所感染。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愿意在写作中抓好人物的心理描写,点亮人物的心扉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心理描写这个写作问题。(出示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二、感悟与品析
1、感悟:什么是心理描写?它在突出人物性格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平时的作文中能恰当的运用心理描写吗?我们现在就此问题来感悟与品析。
2、师问:我们先比较和品味下边的两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教师投影相关语句)
1)①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选自习作《等待的滋味》)
②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真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真想死人了。
2)①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到:“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理自然记得的。”(选自《藤野先生》)
②但是我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3、学生:根据上述要求和对句子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活动。
(可分组研讨和发言)
4、教师:归纳并明确(投影相关的品析启示和答案)。
品析:每组句子的第一句都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使形象更丰富、更饱满。例如第1组第①句形象写出“我”因急迫等待妈妈回来时推测妈妈去向的复杂心理,第2组第①句则表现作者鲁迅学习方面的执着和任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