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张。本资源针对性强,实用性好,具有操作性。有经验总结,有课堂相应指导和训练,有实例分析。
中考作文得分策略初探
写作的“补白”,对初三语文教学尤显重要。
如何补?像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很多临近毕业,写出的文章仍然干瘪粗糙,毫无章法可言,要想在中考考场上写出高分作文,必须要有长线的规划和方法的指导。我的建议是:初三上学期主要学会积累与运用作文素材,下学期则尝试归纳与梳理考场写作技巧。
首先是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在中考考场上写出优秀的作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闭门造车是根本不行的,必需有“源头活水”。“活水”如何来,当然靠平时积累。但对只剩几个月就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时间和精力就是最大的绊脚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精力下尽可能多的积累作文素材呢?这时一定要发动学生献计献策,让他们想一想,他们会用什么方法积累作文素材?还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每位同学尽可能献计一条以上,学习组长记录整理。在各小组长交流本组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的基础上,老师可提供一种完善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给学生参考:
第一步:准备作文积累本
第二步:按“主题”分类(如亲情类、友情类、师恩类、环保类、创新类、想象类、挫折类、读书类等)
第三步:建立素材库(素材可以通过阅读、观察、亲历、创造等途径得来;素材求精不求多,每个主题两三个就够了,务求典型,或者是新颖的,或者是有意义的,或者是有感染力震撼力的等等)
第四步:多和同学交流。(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大海是由无数小水滴汇成)
素材库建好了,“米”是有了,但单纯积累下来的素材还是死的,而考场作文是灵活多变的,如何在考场上利用这些已积累的素材呢?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储备的作文素材,尝试多角度挖掘人物或事件内涵,在写作中做到“多材一用”或“一材多用”。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为例:
素材库里有适合“奉献”这个话题的吗?
——有!这叫“多材一用”(明确主题后就可从储备的素材库中选用最合适题目要求的材料,应该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