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30个字。
用实践发展的观点谈《语文课程标准》
郭洪安四川省沐川县建和中心学校
邮编:614500 电话:13036587937
电子邮箱:Hongan123@21cn.com
文章的重要观点:
一、《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旗帜,也是有待科学修正创新的暂拟标准。
二、语文课程自身的核心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育的最根本性质是育人性和服务性。
三、语文课程要追求工具性人文性目标。语文课程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通过语文教育的育人服务来实现。“四功能”目标是语文课程育人性和服务性的具体化。
四、语文教材内容,要具备有工具观点、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
五、语文素养就是个人发展所达到的语文功底、功力、能力以及底蕴,是提升达到一定程度、一定水平的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总和,表现成为语文力和思想力的综合素质。
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很重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的养成教育引导很重要,学习力和思想力的养成教育引导很重要。
七、语文力是指个人所达到的语文人文水平和使用语文工具的水平与能力;思想力是指个人所达到的经过思维活动运用语文反映客观事物并产生结果的能力。它可以通过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一定形式的测试来鉴定。
八、《课标》、教科书和教育管理要统一语文教育的考试尺度,要有明确的考试导向。
九、强调实践,是要从教育实践中学会教育,学会运用教育规律并改革发展教育,学会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发展,是指教育自身的发展,要适应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求,教育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
语文教育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主要在于用实践和发展的观点去搞好语文教育,更好地体现语文教育的育人性、服务性,更好地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时俱进。
就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和《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借此,用实践、发展观点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热爱语文教育工作的同仁们进行交流,难免有错或不同的认识,愿意继续探讨。
一、用实践发展的观点谈《课标》下语文课程的
教育性质、目标、课程改革暂拟标准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展创新,没有教育实践也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实践出教育真知。强调实践,就是要从教育实践中学会教育,学会运用教育规律并改革发展教育,学会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发展,就是指教育自身的发展,要适应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求,教育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
(一)理解语文课程的教育性质——育人性和服务性
多年来人们提到过语文课程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主性、综合性”等,事实上语文课程教育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最根本的是育人性和服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