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400字。
天兆传承2008年高考最后押题最可能考的20道试题
语 文
选 择 题
一、字音
4.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且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已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在飞舞的空竹里,在嗡嗡的旋律中,人们把对北京的热爱,把对2008奥运会的期盼与憧(chōng)憬(jǐng)表达得淋漓尽致。
B.中午,记者终于到达“嫦娥一号”的观测点,迅(xùn)速(shù)架起像机,一刻不停地瞄准远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C.青藏铁路的海拔是世界上最高的,它攀爬到海拔5072米的最高点,横(héng)亘(gèng)白雪覆盖的青藏高原,火车的轰鸣声响澈世界屋脊。
D.国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学龄前儿童记忆力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韵文,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熏(xūn)陶(tāo)中成长,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但这种教育不能急攻近利,要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
【答案及解析】
选A。(B速(sù) 像机—相机 C亘(gèn) 响澈—响彻 D陶(táo) 急攻近利—急功近利)
二、字形
1.下列每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佳宾/嘉言懿行 折中/莫衷一是 羁縻/望风披靡
B.就座/坐壁上观 模仿/摩肩接踵 联结/流连忘返
C.颔首/撼天动地 复辟/弊帚自珍 弹劾/荷枪实弹
D.巷道/沆瀣一气 般配/班门弄斧 讣告/名不副实
【答案及解析】
选D。A 佳—嘉 縻mí靡mǐ;B 坐—作 联—连;C 弊—敝 劾hé荷hè。
三、词义辨析及熟语运用
2.下列各组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我们安徽的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悬魏阙”,仍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答案及解析】选A。(A项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用在这句中不合适。B项沙里淘金:淘:用水冲洗,滤除杂质。从沙里淘出黄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C项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D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桥梁垮塌事故中已有23人遇难,6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②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终将分离。
③他在香港出生长大,十几岁时又随父母移民去了国外,普通话 不纯正。
④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不竭的生机,此地真可谓 ,钟灵毓秀。
A. 抢救 即使 不免 水秀山明
B. 营救 虽然 难免 水秀山明
C. 抢救 即使 难免 水木清华
D. 营救 虽然 不免 水木清华
【答案及解析】选B. 抢救: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迅速救护。/营救:设法援救。
即使:表假设的让步。“即使”所表示的条件,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虽然: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不免”和“难免”都有不容易避免的意思,但“难免”可用于肯定式和否定式,“不免”只能用于肯定式。
水秀山明:水色秀丽,山光明媚。形容风景优美。/水木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儿童时代放牛为业,每天最大的心愿是给牛找到丰盛的野草。当在林中、溪边、田埂之上看到青翠鲜嫩的水草,便有如获大发现时的激动感。 。
①因此期待田里应该长野草而非庄稼,这是源于对牛的心爱
②这种激动源于对牛的心爱,因此也期待田里应该长野草而非庄稼
③由此也想到美的本源,特别是对园艺美的反思
④由此也想到园艺美的本源,特别是对美的反思
⑤野草是美的,因为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⑥因为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野草也是美的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答案及解析】选B。(②句的“这种激动”紧承前句,而①句显然割裂了原句叙述的语脉。③④两句比较后可以发现,③由一般到特别,符合逻辑;④明显不合逻辑。⑤句通过倒装,强调野草之美,⑥是一般语序,没有⑤的表达效果好)
四、病句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登上黄山,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答案及解析】选D。(A项“把”字改为“让”;B项“反腐败的问题”与“深恶痛绝”不能搭配,C项“城市为重点”前缺个介词“以”。)
五、标点符号
1.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 ,目前的高考“独木桥”式选拔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高考改革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以及选拔和录取方式,让考生能多渠道、多层次接受适合自己教育的“立交桥”。
B.自从人类拥有核武器以来,真正在战场上被使用过的只有1945年美国投放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C.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国研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就农产品价格变化来谈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D.为此,中央制定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八七会议”后,8月9日,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回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答案及解析】选D。(“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应该加书名号)
六、科技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总重量2350千克,设计寿命一年。该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例如,三维定向技术,即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时刻对准太阳、月亮、地球。它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对月定向工作,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为了实现探月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一号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r/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嫦娥1号卫星的重要有效载荷之一。它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