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班主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10 12:14: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70字。
  浅述班主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秦皇岛市第十五中学    秦伟
  班主任老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注重的方面是教学和管理相结合的一面。我从事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整整七个年头了。在这几年的摸索中,我不断思考尝试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使它们能够相辅相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回忆几年来的努力,最让我为之骄傲又回味不已的莫过于利用“周记”这一方小天地和孩子们做心灵上的沟通,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探索了。提到周记,也许有人会问,这不是语文老师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作业吗,怎么能和“交流思想,教育学生”靠上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我接手初一(七)班,开始我的“三步走”计划说起。
  一、因势利导,培养兴趣
  三年前,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我接了工作以来的第三个班。由于有了带前两届班的经验,再加上班级整体素质较好,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班级各项措施都有条不紊的实施着。可是人无完人,谁都会有做不到的地方,何况这个由五十多个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组成的大集体呢?有一天下午第八节,学生们都上体育课去了,我从班门前走过,便顺道进去看看。一进屋,出现在眼前的是满地都是废纸,桌椅横七竖八的杂乱样子,早已没了白天的干净整齐。我顿时火冒三丈,真恨不得把他们全体“痛骂”一顿。但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们毕竟是孩子,终究不比大人做事那样有秩序,我还是该换个方法教育他们。就在我冷静想办法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从操场走回教室。看到我板着面孔一言不发地站在讲台上,他们很知趣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彼此面面相觑,等待我发话。班里安静极了。此时的焦点都集中在我一人身上。怎么说呢?……我突然想到上大学时曾看到的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正适用于现在这种情况吗?再加上体育老师曾跟我说过他们上次体育课前整队很多人迟到,而且站队还太慢。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们“先从小事约束自己,将来才能作大事”的道理呢?于是,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这几个字。孩子们在底下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我知道,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来讲,完全理解这句话还是不太容易的。我平静地对他们说:“现在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听是讲故事,他们都高兴起来。“东汉有一个读书人,他每天都想着做大事,连自己的屋子都不去打扫,时间长了满屋狼藉,杂乱不堪。有人看见了,就对他说:你连自己的屋子都不打扫,将来又怎么能干大事呢?他听了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勤快的打扫房间,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讲到这儿,我顿了顿,“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了吗?谁说说?”停了一会儿,班长第一个站起来:“是我们没有注意班级卫生,以后不这样了。”“是的。”“我们知道了。”接下来的声音此起彼伏,我高兴地见到好多人都低头看自己的桌子底下,还自觉地捡起了废纸。利用这个机会,我又提到了体育课前不及时站队的问题。进而我不失时机的说到做生活的任何事都是一个道理。从小的细节做起,将来才能作大事。孩子们听得都很认真,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我趁热打铁,“今天我们留一篇周记。请你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题写篇文章,就这件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他们都默默地拿出本子记了下来。这样,在利用了放学后仅仅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完成了需要一节班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