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40字。
感悟文本 升华情感—《三顾茅庐》课例评析
zhukuangfei
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能根据文本内涵大胆想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并善于欣赏张飞、关羽等配角的优秀品质,多角度地了解人物性格。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设计理念: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课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究专题,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品读、自我感悟。
3.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平等对话的桥梁。本课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氛围,组织和激励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找准切入口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请大家先来看看刘备冒雪拜访诸葛亮的情景。(观看录像)
2.刘备三顾茅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诚心诚意)
过渡:那他的心到底有多诚,他的情究竟有多真?这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读,细细地去揣摩。
3.快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请用水波浪线划出有关词句,并在书上作些简单的批注。
(点评:教师在一开始就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同时找准学生学习的切入口,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品读、自我感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组织研究性学习,既有效地实现语文多项目标的达成,又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深入研读 仔细揣摩
预设探究点一:刘备的举动
●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
1.怎么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抓住“冒雪、轻叩”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