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例及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23 17:37: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80个字。
  《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例及反思
  湖北荆州东方红中学杨晓梅
  【创意解说】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理念用于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学会主动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需要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如可供课文的比较阅读、扩展阅读的课外材料、背景资料、欣赏性材料等等,并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阅读教学。有了这些“资源”的引进,就如同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新鲜的活水,不仅使课文的学习容量增加,也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是“扩展链接”式的阅读教学,它往往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扩展链接”式的教学手法。
  《与朱元思书》选编自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是一篇用骈体形式写给友人的书信节录,但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作者以简练传神、富有情韵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图画,读后令人悠然神往,仿佛身临其境。
  依据课文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尝试从“短文”与“美文”两个角度,对课文进行科学性、艺术性的处理。
  具体说来,从“短文”的角度,我采用“短文长教”的教学策略,立足于在丰富教学活动、细化教学层次、扩展教学内容等方面,探求如何拓宽课文阅读的广度、扩大学生学习的宽度和增加教学内容的厚度。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资料穿插式的教学思路,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穿插、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资源”,进行扩展链接,以增加教学容量,调节教学节奏。
  从“美文”的角度,我以“美文美教”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理念,充分利用课文的美学资源,着眼于从朗读的角度、语言的角度和积累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层次分明的“美读活动”、妙点寻踪的“美品活动”和文句积累的“美记活动”。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积累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中的三次教学活动和四种穿插链接。
  其中三次教学活动为:
  第一次教学活动:诵读体味。《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散相间、音韵和谐的美文,全文主要由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大量的对偶,显得文章句式整齐划一,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的美感;同时,这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山水画卷,读来如临其境,具有画面的美感。对于这样的美文,不经过反复诵读,不足以体味出文章的情感与韵味,气势和神采。因此,第一个教学板块,我设计为“美读活动”,对学生诵读课文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读准字音、弄情大意;二是划出节拍,体味文章的声律,读出文章的韵味;三是发挥联想想像,体味文章的情境,读出文章的情味。重点在后两个诵读环节中,通过教师的技巧点拨,细化了朗读训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又在实践中掌握了有关“诵读”的方法。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表现出手法细腻的特点。
  第二次教学活动:品读发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它需要阅读者通过自读品味来实现对文本的由“感”而“悟”。因此,感悟和品读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设计采用美点寻踪法赏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深读、精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品评赏析,进行“拉网式”的“含英咀华”,从而发现文章遣词造句、结构特点、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