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7张,说课稿约271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第二课时。下面我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程序、说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古典名著《战国策》中的名篇。文章讲述了邹忌通过自已比美这件日常小事设喻,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它文字易懂,语句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适合在为人处事、交际修养等方面启迪青少年心智。
依据本文特点,在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了解《战国策》。
2、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邹忌讽谏的技巧和齐王虚心纳谏的明智,认识讽谏、纳谏的历史意义及今天借鉴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为目标2、3.
教学难点:体会邹忌讽谏的妙处。
二、说教法、
针对本课故事性强,人物刻画简约改编课本而形象,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
特别大的特点,在教此课时,我指导学生在课下编课本剧、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将本课设计成一堂成果展示课,运用表演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比较法教学。
三、说学法。
要改变当前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象,我觉得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生效,因而本课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四、说教学设想
在第一课时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具体做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自由结成三组——1、文学常识小组, 2、“剧本改编与表演”小组,3、“评价劝谏艺术和纳谏意义”小组,在课下分头完成各自小组的任务。
第二课时安排三个学习小组的“成果展示”。课堂上将讲台让给学生,教师静候一旁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补充、纠正,在评价劝谏艺术和纳谏意义之后,适时安排学生辩论这一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检查。(幻灯显示)
通过抢答方式检查学生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翻译句子的情况,这些文言词语的积累和句子的翻译是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也是准确理解、分析课文的前提。
第二步:“文学常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文学常识”小组向同学讲解以下内容——关于《战国策》这本书,与课文中齐威王或邹忌有关的一个历史故事。
安排此环节的目的让学生体味检索、处理,加工运用信息的乐趣,通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