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三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18 19:01: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90字。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练习测试1)  
  一、萧统把文学定义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请根据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萧统下这个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 
  2.这个定义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3.这是对文学的定义,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除了具有这些普遍的特征外,还有哪些独特之处? 
  二、根据课文简述中国小说发展的规律。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片断作文。题目是“什么是小说”,300-500字。 
  什么是小说?从现代的小说观念中已经找不到答案,需要追溯这一样式的历史渊源。“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干,追求:县令,美好的名声。)“琐屑之言”,“浅识小道”,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桓谭在其所著《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说,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 
  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到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 
  小说概念,小说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小说这一样式本身,中国小说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乃至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 
  小说是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反映社会生活。 
  参考答案 
  一、 
  1.出发点是文学与史学的区别而言。 
  2.文学与历史是有区别的,它应该有想象与虚构,同时要有文采。而历史是秉笔直书,不虚夸,不溢美。
  3.小说除了讲究虚构和想象(虚构和想象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讲究文采外,还要注意情节的曲折与完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小说的灵魂和核心。 
  二、 
  按照课文,小说发展过程中有四大规律: 
  1.中国的小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作者在此强调,小说的每一次发展,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予,加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