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字。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师专附属中学朱则光
刚刚从课堂回来,仍沉浸在《芦花荡》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觉得这节课在对话的深度上作了不少突破。
师: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集中体现在第55~63段“复仇”这件事上。课文是用第三人称写的,你能不能改成第一人称,用以下两种方式改写:一,二菱向大菱转述;二,老头子向其他同志转述。(现在想,要是改成也是向大菱转述会更好。)
(同学自主准备,“二菱”组讲述。)
师:(针对讲述中忽视的细节,现场采访)当你看到“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的时候,你心里怎样想?
“二菱”:我很紧张,日本鬼子可不是旱鸭子,万一老爷爷失手,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要不要去叫部队?
师:真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你估计他想看到什么?
“二菱”:他想看到我是不是在看他,又是用什么样的眼神看他。
师:真是一个“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老头子!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想法呢?
(“老头子”组讲述。教师相机采访。)
师:当你知道“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的时候,你心里怎样想?
“老头子”:我很高兴!我在水上混了几十年了,今天可找着对手了!
师:看来二菱是多虑了!你“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你想看到什么?
“老头子”:我还想看到大菱,因为我的责任,使她受了伤。
师:我们再往深处想,往远处想,他还能想到什么?
生1:他还想看到苇塘里的队伍,在怎样的欣赏他。
师:再往深处想!
生2:他还想看到白洋淀的人民,家乡正在倍受日本人的欺凌,现在他终于扬眉吐气了!
师:是呀!老头子想看到二菱,想看到大菱,想看到队伍,想看到白洋淀的人民,想看到河北人民,想看到所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华儿女!你们的苦,你们的痛,你们的屈辱,你们的仇恨,今天我一齐报了!(齐读62段)(如果说,他看到了美丽的家乡,内心充满豪情更深刻。)
师:但是,老头子只看到了──(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1:烘托人物心情。因为老头子心情很高兴,所以他眼前便出现了美丽景色。
师: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还有很多请再找出一些。(学生勾画,朗读)这就有问题了。一方面是血腥的战争,另一方面却是诗情画意的景色,这是不是矛盾?或者说,作者为什么把血腥的战争放在一个美丽无比的背景之上呢?
生1:有些景色本身就是在写战争,表现了敌人的残酷。
生2:景色越美丽,越能激起人们起来战斗,保家卫国的决心。
师:这就好比有一块美丽无比的草坪,小草鲜嫩的让人心动,上面还挂着水珠。突然一只大脚踏进来──(同学颔首,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