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沁园春·长沙》学案
现代诗歌是指从“五四”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细致地精确地又可以把它们划分为现代和当代诗歌两部分。即“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为现代诗歌,建国以后的作品为当代诗歌。
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主体是新诗,但其中也包括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本单元中的《沁园春 长沙》就是一例。
学习目的
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学习重点
1. 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 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谓惧的革命乐观精神。
学习难点
从意象的角度了解《沁园春·长沙》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简介学习重点及方法
1.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养成良好的读诗趣味。
2. 学习方法:
(1) 把握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简言之,即融有诗人情感的物象,即诗之意象。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就决定了意象有丰富的内涵;意象富有情感性。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
(2)描述画面。诗中的画面,就是指由各种意象合起来构成的画面。描述画面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现;二是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对画面特点进行概括。
(3) 感悟意境。所谓“意”即情意、意绪,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境况、境界,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简言之,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景象相融合,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或氛围,就是意境。或者说,意境就是意象、画面给读者带来的感受(如:豪迈、奔放、壮阔、悲壮、悲凉、凄凉、哀婉、优美、凄美等)。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其内涵则远远超过了个别意象的总和,其境界是整体的,给人以巨大美感。可以引发读者想象、联想,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把握意境,可以从把握意象入手;还可以从诗人的表达技巧入手。
(4)体会情感。“诗言志。”“志”就是情感。诗歌的根本特性是抒情性。阅读鉴赏诗歌离不了体会诗人的情感。情感包括情绪和感情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