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堂好课”的几点思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关于“一堂好课”的几点思考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每个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我校语文组也开展“好课研究”活动。我想就我个人上课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感受来谈谈我对一堂好课的认识。
首先,好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精心选择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文只是老师用来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个例子,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选择性,它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课文可以选择,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课文进行教学;同一篇课文,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突破口。
我担任的是八年级语文教学,使用的是S版教材,课文阅读量相对较少,而新教材的容量要大得多。八年级新教材(上)第三单元是诗歌单元,单元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初步赏析一些现代诗歌。诗歌是文学四大样式之一,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应该有所接触,有所了解。于是我选择了新教材中的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作为我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期引导学生走近诗歌。
有人说诗歌教学无章可循,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为其无章可循,才更可以放开手脚。《乡愁四韵》是一首节奏抑扬、情感深挚的现代诗,比较适合朗诵,于是我以朗诵体验为突破口,希望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来感染学生,来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体会情感。
这是我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及其处理方式的选择,不同的语文老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方式,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我想,作为好的语文课,内容的选择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