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本教学,解读鲁迅文本的一种有效尝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5 8:55: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20字。 跨文本教学,解读鲁迅文本的一种有效尝试
  浙江绍兴 鲁迅中学蒋平
  鲁迅文本的教学,以前常常采用“一课一文、一文一得、得得相连”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固然有其可取的一点,内容相对单一,教学目标也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文本化上二三个课时来教来学,而新课程实施后,执教者根据新课程理念来设计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来设计教学,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今年4月19日,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杨建民在绍兴鲁迅中学执教的《“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这是这样一堂具有多维价值目标的课型,授之以法,注重探究,从文本走向生活,由文学走向自身存在,构建课堂先进文化,课堂呈散点透视的形式展开,尤如一幅卷轴画,呈现开放的课堂生态系统。
  杨老师采用了跨文本教学形式,先是以双文本《<宽容>序言》与《药》第三部分内容就两文的不同类型的人物与写法进行比较,紧扣文本,进而追问立意所在,作家的创作意图,鲁迅思想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文本跨越,跃进到“鲁迅作品的文学典型延伸比较”,再从鲁迅文本世界中走出来,“由文学现实世界的鲁迅走到当下的鲁迅”,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追问存在本身,“我是谁?”教者以自己写的《让我们自问我是谁》一文来整合全课的人文思想价值,“我是谁?是色厉内荏的守旧老人,还是趾高气扬的康大叔?是寂寞孤独的夏瑜,还是无私无畏的漫游者?是愚昧麻木的老栓,迷信盲从的村民,还是卑劣无聊的茶客?”“请不要说他们与我们无关”,“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才能无愧于‘人’的称号?”
  最后以“少一些卑劣,多一些崇高;少一些自私,多一些奉献;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奴性,多一些尊严;少一些迷信,多一些怀疑;少一些盲从,多一些独立……”作结,富有感染力,既是呼吁,又是立人方面的引导。
  [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学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对其主题、结构、人物、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进行比较,或求相同点、相似点,或求不同点、差异点,或既求相同点又求不同点,并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药》第三部分与《<宽容>序言》两文的人物进行分类:统治者:康大叔与守旧老人;先驱者:夏瑜与漫游者;受压迫者:老栓、茶客与村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