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思想者”的庭院里》ppt
- 资源简介:
该件包括一个教案和一个12张的课件。课件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学习。《漫步在“思想者”的庭院里》教案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参观巴黎罗丹雕塑博物馆时的所见与所想。文章以漫步庭院的游踪为纲,以介绍罗丹的艺术见解为纬,中间穿插在博物馆室内所见的罗丹作品,向读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大师的艺术世界。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作者参观完博物馆的展览室,手里拿着刚刚买到的印有罗丹肖像的书走出大厅的情况。有如下要点:
1开头所描绘的,是作者刚刚买到的有关罗丹的书上所印的肖像(从文章结尾处可以得知),突出罗丹拘谨严肃的绅士学者的风貌(礼帽的式样、服装的颜色),强调他的睿智与深沉(眼光仰视着上前方,似乎在追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2回顾在楼内展室里参观的情况,是写自己的总体感受(我觉得似乎在广漠无垠的奇景里,走过了漫长的路……你像浓郁的花香、醇厚的美酒,使人有些醉意),突出展览之精美实在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五个多小时)。
3概写院落的景色,是为后文的“漫步”张本。
第二部分(第5—21段):以漫步庭院的游踪为纲,以介绍罗丹的艺术见解为纬,中间穿插在博物馆室内所见的罗丹作品,向读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大师的艺术世界。分三层:
第一层(第5—16段):写作者沿楼房右侧那条路上参观时的所见与所想,突出罗丹创作的最重要的特征:忠实于自然。有如下要点:
1第5至10段,以《巴尔扎克》和《思想者》为例,强调罗丹的创作“像仆人似的忠实于自然”,并回顾楼内展室中的作品加以进一步说明他的“近乎严酷的写实风格”。
其中对《巴尔扎克》描述,突出罗丹的作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地刻画出伟大作家的精神风貌;对《思想者》的描述,则强调它“真实”得足以引起有过相同情感经历的人的共鸣。
对荣军院和拿破仑墓的描写,则是为了将拿破仑、巴尔扎克和罗丹三者联系到一起,用“类比”的方法强调,拿破仑在政治、军事上征服了欧洲,巴尔扎克在文学上完成了拿破仑的未竟之业,而罗丹则在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完全能与前二者媲美。
2第11至16段,以《青铜时代》《施洗者约翰》等作品为例,进一步说明,罗丹的创作“忠实于自然”的最有力的证明是,不回避表现畸形丑陋,追求表现人的“内心的深度”。
3罗丹所说的“仆人似的忠实于自然”,表明他在自然面前不敢有丝毫违拗的谦恭;关于美丑的见解,表明他对“艺术材料”的辩证看法——不从表面上看美丑,而是看它是否有“性格”,即是否表现了灵魂、感情和思想等“内在的真实”。
第二层(第17、18段):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