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40字。
第一单元:长征之歌
﹡内容简析及教学建议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真正的难点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对长征感同身受,以引起思想上的震撼。
﹡单元学习目标
1.能说出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2.能说出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不同特点,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
3.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七律 长征 1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 1课时
老山界 2课时 草 2课时
《长征》节选 2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单元学习:回顾、总结与展望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一、总结回顾 1. 导入,明确任务:共同回首初一的学习。 听讲。
2. 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
⑴你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有什么成功之处?
⑵你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有什么疑惑? 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 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展望新学期 1. 让学生浏览课文、目录。 明确任务
2. 巡回指导。 浏览课文、目录
3. 布置讨论:
⑴新的语文课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⑵你最喜欢课本中的第几单元或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⑶根据你在暑假中的阅读,请你准备给课本推荐一篇文章,说说理由。 讨论
4. 边引导边总结,结合学生的观点提出老师的要求和看法。 交流
一、七律 长征
﹡教学设想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自主感悟中,鼓励自由表达的探究性阅读。本文是一首七律诗,距学生实际生活教远,在内容的理解上结合注释并不困难,而诗的背景,赞颂红军英勇无畏精神则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课有机地与课外相结合,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形成共鸣,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出毛主席豪迈的诗风,更好地引导背诵。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理清本诗结构。
⑵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⑶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
⑴毛泽东的诗词,气势博大恢弘,有一泻千里之势,给人以壮美的感受。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的韵律,感受毛泽东诗词的威武雄壮、 磅礴之势。通过反复朗诵,直至背诵,要求感情充沛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毛泽东的诗词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对关键的诗句研讨、老师点拨,有利于学生把握全诗的内容,充分了解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⑶通过诗句的理解,了解诗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作品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画面,充分体会诗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艺术的概括
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是本诗的最大特色。通过反复诵读、吟咏,把学生引领到五幅具象的图画中:攀越五岭、摸爬乌蒙、畅游金沙、横渡大渡、喜越岷山。使学生在诗意的想象中明确以
二、《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设想
这两首歌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给人以思想上的熏陶和激励,教读时宜设计相关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读,思中体会其深刻内涵。
这两首歌词艺术特色相似,在教读第一首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自行鉴赏分析第二首,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朗读通过,了解文章的内容。
⑵学习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词准确生动。
2. 过程与方法
朗读,欣赏,讨论,演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红军的钢铁意志。
⑵鼓励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继续发扬长征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好背景调查工作,明确“四渡赤水”的时代背景,了解“四渡赤水”的艰难困苦;捕捉红军“四渡赤水”的全过程。
2.关于“短句”。在两篇歌词中,都以一组短句起首,其作用是:在节奏上有紧张、急促的特点。运用短句,便于反复,以强调作者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也便于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红军生存环境的艰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一、重温历史 ,进入长征。 1.师生诵读《七律 长征》导入新课。 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四渡赤水出奇兵》。 自由朗读。
3.谈谈有关四渡赤水的情况。 自由发言。
二、创设情景,感受长征。 播放《四渡赤水》片段,让学生感知历史,体验革命豪情。 观看片段,感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