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教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4 8:39: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650字。
  〇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近体诗六首
  主备人:原太栋、段俊芳
  时间: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怀
  2.欣赏诗歌中的艺术技巧,感受诗人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思路: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熟读甚至背诵6首诗,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理解诗歌。并在此阶段介绍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五言诗读法:××—××—×或××—×—××。七言诗读法:××—××—××—×或××—××—×—××。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课上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知人论世,有利于理解诗歌。
  4.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心中的风景
  设计课题:《山居秋暝》《锦瑟》
  一、创设情景
  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他的田园诗作与陶渊明一脉相承。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李商隐的诗即使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诵读与品味
  (一)《山居秋暝》
  1、诵读指导: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子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白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2、想象 “诗中画” 
  诵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开想象,说一段描述性的话。这种风光你领略过吗?想想诗人的心情如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