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20字。
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主备:潘龙美颜东仕2008-10-15
考点透视: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江苏省《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次为B级,“重要词语”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语。要注意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理解时能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把握。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如08年全国卷《阳关古道苍凉美》一文中的“苍凉美”,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例如08年高考全国卷(二)《马樱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中的“空谷足音”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能暗示环境的幽深,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譬如:08年高考上海卷《灯笼红》第六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约约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一句中“隐隐约约感触”“生命的里里外外”这两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又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就很难理解曾祖母对自己的深远影响这一文章主旨。
二、本考点考查的内容:
1、理解文中概念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指代词的含义: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
3、理解文中语境词的含义:
(1)修辞造成的情景义:a:比喻义,运用比喻形成的新义b:反语、借代形成的新义。
(2)结构含义:指在文章思路脉络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含义。
(3)象征含义:指运用了象征手法形成的含义。
(4)潜在含义:指言在此、意在彼的词语含义。
三、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08年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一句中“刺痛”联系文中内容可以理解:白发让“我”发现了生命的衰老,岁月流逝的痛惜。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例1:(08年高考天津卷)大地苍凉而贫瘠,宕泉河已经干涸,只剩时间和风在河床上流淌。一段最鲜活的历史就住在着贫瘠的表皮下……
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我,越过历史上那些小脚婆姨的时代,越过阉割了的宦官的时代,走进地层,走进敦煌,一下接通我们文明的另一个源流。
在这段文字中,“历史的另一种写法”是什么意思呢?如前文中所说的它是用实物记载历史,这点有别于用文字来记载历史的史书。而更深层的含义,就是通过实物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例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鲁迅《拿来主义》)
文中“抛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