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课时,约12350字。
《琵琶行》教案
课题:琵琶行
课型:长篇叙事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
(2) 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3) 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涵,体会作品情感和艺术特点。
(2)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学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涵。
教学重点:
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课堂导入
1、诗歌体裁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琵琶行的体裁。行,是歌行体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具有铺陈记事性质的歌辞。它的特点是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换一种说法,就是本篇是一篇长篇叙事诗。
2、作者简介
了解了诗歌的体裁,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作者白居易。说到白居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关于白居易姓名的一个典故。据说,白居易初到洛阳拜见著名诗人顾况。当时白居易尚未成名。顾况看着白居易这个名字,笑着说,洛阳米贵,居住不易。当他看到白居易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被白居易美妙的诗句惊住了,连忙说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在洛阳居住就容易多了。
好。我们言归正传。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流传范围极广。唐宣宗李忱有诗为证:“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怅然。”
3、《长恨歌》简述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刚刚说了,《琵琶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其实,除了《琵琶行》,白居易还有另一首长篇叙事诗也很出名,就是《长恨歌》。
《长恨歌》以歌颂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为题材,其中有很多传世名句。比如描写杨贵妃闭月羞花的美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朝粉黛无颜色。”叙述唐玄宗对杨贵妃百般宠爱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尤其是赞颂李杨之间的浓情蜜意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成为历朝历代颂扬爱情的经典佳句。
二、 整体感知
讲析小序
1、 齐读小序。
之前我已经带领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就正式进入小序的学习。大家齐读小序。然后,我们来解决字词的问题。
2、字词疏导
①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在周、秦、汉都是尚右的,以右为上位,而把左认为“僻左不亚”, 所以贬官降职叫“左迁”。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蔺相如自完璧归赵,绝池之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但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以右为尊。当乘车时是尚左的,因为御者是用右手拿鞭子,因此主位在右,御者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