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50个字。
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调研报告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科
(天河区教研室协助完成)
2003年9月,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在全市铺开。为了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语科初中语文学科组的主持下,2007年5~6月我们对参加新课改实验的教师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范围涉及到广州市越秀、白云、海珠、黄埔、天河五个区1000名学生和全市725名教师。发出问卷学生1000张,教师725张。有效答卷学生976张,占97.6%,教师688张,占95%。本次关于新课程实验义务教育初中语文阶段调查教师情况的调查共有60个问题,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改革、教材使用、教学方式、教学专题课型、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教学目标反思及效果、资源利用关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本次关于新课程实验义务教育初中语文阶段调查学生的调查共有20题,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教材使用、教学方式、教学专题课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变化、教学不足等方面。我们着重从新课程实验带来的思考与变化、课程的教学、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去表达广州市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形成如下的报告。
一、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带来的思考与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这个理念下实施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走过了5年,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思考。
1.新课程设置给教师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可喜的。
在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学改革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超过1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进步同时体现在:阅读量增加,知识面拓宽了。搜集资料的能力有所加强,整理与筛选信息的能力有进步。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有相应的提高。写作能力审美能力有所加强。这个变化在学生问卷中也同时得到肯定。
对于新课程结构的设置,大部分教师反映出如下意见:在教育部门的倡导下,新课程实验逐步推进,观念深入人心。课程标准体现了较强的人性化,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多元开放的课堂正在形成,小组互助学习得以开展,学生比较喜欢;学生读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较适合学生开始重视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