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训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初中其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7 20:09: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760字。
  八年级〔语文版〕文言文训练试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            。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小溪“明灭可见”?
  7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8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0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                                                                  
  11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我的看法:                 
  《小石潭记》答案;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每小题只要意思表达基本符合原意,语句通顺,即可得分。)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略5清、澄。侧面描写,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6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7因为作者参加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8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9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木环抱,环境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10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11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郦道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文中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明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请说明理由。
  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6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就是写于此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