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三单元
一、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对照记叙、议论类的文章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掌握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能判断说明顺序,理清说明的层次。
能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紧扣说明对象的特点解说事物。
了解我国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增强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单元学习重点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此前学习过一些说明类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马》等,并没有把它们当作说明文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对阅读说明文的有关要求作一些介绍。
准确把握并紧扣事物特征,运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使用准确、周密的语言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另外,还要认识描写与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在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学习本单元,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都力图将有关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读者若能发挥想像力,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具体形象,那么再接受作者介绍的知识时就容易多了。而在总结课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学习《桥之美》《苏州园林》《说“屏”》,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出了要求。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建造者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它们以实物的形式记载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对它们时肃然起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学习本单元,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
三、单元课文特点
《中国石拱桥》一文逻辑顺序很清晰,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另外《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也体现得较为突出。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名为《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因此并不是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某一座园林的,它是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对苏州园林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