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20个字。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学生已经学过一些说明文,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已有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学习本单元除进一步巩固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外,应重点掌握事理说明文的特点,以同其他类型说明文相区别,由此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有两篇文章涉及生态环境,可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的生存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单元设计思路
四篇事理说明文分别介绍了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非常丰富,教学中,可以以此训练学生根据内容搜集资料、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对课外文章的理解中,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征。
2.进一步掌握各种说明方法。
3.反复朗读,背诵精彩语段,进行语言训练。
4.提高生态意识,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
四、课时分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各2课时,《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各l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文2课时。
(山东省莱芜市鹿野中学贾春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说明了花朵万紫千红的原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可用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分析,品味精美语言,了解文体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反复品味,进行语言训练。
2.区别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3.巩固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背诵写花的诗。
2.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看花。让学生带着笔、本子,把看到的花的名称、颜色、形状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一篇观察笔记,要求学生统计一下,哪些颜色的花多,哪些颜色的花少。
(二)整体把握
1.从题目切入
(1)找出花儿这样红的原因。
(2)文章讲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六个原因,主要运用了哪类说明方法?为什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来加以体会。
(3)将课文和自己所写的观察笔记(即事物说明文)相比较,体会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4)从题目中找一个词,我们就知道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哪个词?为什么?如果写事物说明文,题目应该怎么拟?说说自己的观察笔记的拟题情况。
(5)分组研讨六个原因。四人一组,每组任选二三个原因,分析作者从什么角度说明,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语言特色。
2.从比较阅读切入
将本文与仇春霖的《万紫千红的花》(1995年人教版四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同一对象,相同的内容可有不同的写法。
(三)重点难点突破
1.从选择性朗读上突破。让学生朗读第二、五、六、七、八、十段段首两句,明确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从品味语言上突破。
(1)品味凝练的语言。如第四、六、七段。可让学生在读完这些段落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然后与课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深切感受课文语言的凝练。
(2)品味准确的语言。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如第二段中“酸性愈强”“碱性较强”,“愈”和“较”能否改换?第四段中“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一般”“大都”“渐渐”能否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