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30个字。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重庆外国语学校王君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了解较少。教学时应循循善诱,提供文体知识,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仿写议论文的基本能力。
二、单元设计思路
根据四篇课文的特征,各篇设计应各有侧重点:有的需感知文体特征,有的需感受语言特点,有的需积累语言材料,有的需提高阅读技能。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议论文的一般文体特征。
2.通过分析研读、梳理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三要素。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本内涵,欣赏风格各异的语言。
四、课时分配
《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各2课时,《谈语言》《懒惰的智慧》各1课时。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虽然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但是文章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蕴涵的政治意味比较浓,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文章语言也略显文言化,与记叙文的跨度较大,建议不作为第一篇课文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文意,理解议论文中的叙述的作用。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2.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配乐诗朗诵:“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写《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用意何在?
(二)整体把握
1.从中心句切入
(1)全文四个自然段,请大声朗读,并且找出每一个段落的中心句。
(2)运用提炼句子主干的方法,进一步提炼中心句的要点。本文按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每段文字都有明确的中心句,这使全文结构清晰、中心集中。
2.从夹叙夹议的写法切入
(1)同学们合作,分别朗诵各段记叙和议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