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90字。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同步作文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目标要求】
“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艾青)只有让“生活的心”与“自我的心”互相碰撞,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面对生活,有心人常常会有各种感受,但这些感受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每当发现有意义的事件或话题时,及时地记录下来当时强烈的印象,写成片段,然后经过深入的思考,从中提炼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或感悟。在这个基础上说出别人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文章才能站起来。本单元写作训练为记叙文,但写记叙文少不了抒情和议论。怎样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写心里想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不粉饰,不捏造,写完后通览全篇,在仔细润色。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单元范文,学会在记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指点迷津】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以此次来打动读者,如《都市精灵》一文,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对各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后,我们深受感染。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写了北京现代文学馆内鸟类栖息、嬉戏和松鼠生活的场景;北京其他地方少见鸟类和小动物;写了上海绿草地上漫步的白白胖胖的大白鸽;写了旧金山的海狮的旁若无人、海鸟集体捕鱼的壮观场景等。作者开头写现代文学馆中的情景,心情是喜悦的;写北京其他地方鸟类的少见,心情有些失落和伤感;写到昆明、上海、旧金山等城市又充满了欣羡的情感。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现代文学馆鸟类和动物的嬉戏等,使文章开篇有生气,活泼,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惬意,反衬北京其他地方不能如此,有针砭之意。作者在文章中为展现人和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解释其中深意,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比如写人与鱼、鸟、兽友好相处的画面主要是描写,在此又通过精辟深刻的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文章体现出了强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所以可读性强。
另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激情涌动,抑制不住,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像《幽径悲剧》一文中,在写到古藤被砍后,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直抒胸臆:“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作者用浓烈的抒情,精辟的议论,指出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哭泣”等等,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作评价,或议得失,或论影响,或标态度,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第一部分:叙述我和儿子站在阳台上,从12层的高处眺望着沐浴在晚霞中的城市。议论:都是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第二部分:叙述负伤又有了“身孕”的鸽子蜷缩在书架下,及儿子的问话。议论: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而在精神上产生的失落感。第三部分:叙述儿子要帮鸽子做窝备食。议论要重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呐喊和控诉,并全面总结不封阳台所寓含的重大意义。作者叙议结合,不断推进,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属于点睛之笔。
记叙中的抒情与记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记叙中的议论往往是要言不烦,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得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学会在记叙中作必要的议论和抒情,对于提高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创新思维】
一、以“他(她)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在记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
提示:这是一篇记人的文章。他(她)既然能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你们的交往中就一定有值得回忆之处,文章应着力反映这一点。所写的对象,可以是往日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偶然相遇而印象深刻的人。
二、以“友爱在 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写作本文应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或短语以构成一道完整的作文题;按题目要求,本文可写:友爱在我们的集体中,师生中,邻里中,村中……因为取材的范围是由自己确定的,所以应该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写感受深切的事。
三、片断练习:如果你第一次面对大海,如果你第一次面对雪山,如果你第一次看见沙漠,如果你第一次……这些第一次一定会掀起你内心的狂澜。请用你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