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三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3 18:08: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7600字。
永定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半期考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谢亮超 审核:苏锦清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
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浓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1.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侠精神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它也是构成唐诗的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B.唐代的社会生活为任侠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使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
C.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偶然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唐代诗坛的风尚。
D.盛唐诗人写作了大量的任侠诗,为时代提供了当时所没有的但又非常需要的任侠风气。
2.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两项是(3分)
A.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剑客》)
B.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C.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完成3-7题。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
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
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
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
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
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
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
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
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
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
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
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