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解析)上海市2009届普通高等院校春季招生语文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9 11:42: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660字。沈国全:2009上海语文春招试卷细解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7分)
  手工是一种遗产  冯骥才
  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而生。
  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各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一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情趣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灭灭,随其自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④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然而,人们在生活中只会关心物品的本身,不会关心造物的手段——到底是机械还是手工。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⑥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淳朴、生动,带着人的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⑦然而,手工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⑧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因此,抢救与记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
  ⑨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用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
  ⑩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
 
  1.有人认为第②段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2分)
  细解:据《现代汉语词典》,“聪明”的释义是“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灵巧” 的释义是“灵活而巧妙”。如果我们认定该词使用不当,可以从语法角度分析,理由就是“主谓搭配不当”。“聪明”的使用对象显然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某个事物,大多数情况下,应指人类,用来形容受大脑支配的“手”显然用词不当。而从修辞角度,我们可以认定它使用恰当,实际上作者是为了突出“手”中凝聚的智慧。这里实际上使用了“移就”的辞格。这种修辞中学课本中也出现过多例,如“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纪念刘和珍君》),用“浓黑”来修饰“悲凉”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们都知道,语法负责的是“对不对”的问题,修辞负责的是“好不好”的问题,逻辑负责的是“通不通”的问题。考量一个词也有这几个角度。
  答案:(2分)认为使用不妥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也可以从词义辨析的角度判别(近义词词义的辨析或词语的搭配),指出其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 
  认为用词恰当的,可以“聪明”一词不仅体现人类双手的灵巧和神奇,而且说明它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智慧的角度分析。
  要点:理由充分,与观点一致,得2分;理由不充分,但与观点一致得1分;缺乏理由,与观点不一致,得0分。
  2.对第③段中举“青铜面具上的方孔”例子的主要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中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B.说明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C.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
  D.说明当今社会的手工文明正在日益衰弱。
  细解:题干的限制很多,是“用意”,还是“主要”的,且选出“不正确的”,而且只有“一项”,这样一来难度就很小了。请看下面这段文字,并请注意我所做的标记和注释——
  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领起部)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事例部)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灭灭,随其自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评议部)
  一段例证一般包括三个部分:领起部+事例部+评议部。(上海市嘉定二中向琼老师的归纳)从语法角度来,也就是一个句群,句群只有一个话题中心。明白了这些道理,在考试时理出包含事例的句群来(当然,边界一定要清晰),就可以判断出“用意”了。而这种题目上海卷也是经常出现的。
  答案:(2分)A
  3.第⑤段中画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细解:这里也要用到“句群”的知识。下面“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一句是对画线句子的解释。两者是解说关系。
  答案:(2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4.综观全文,概括手工遗产的意义。(6分)
  (1)                                                      
  (2)                                                      
  (3)                                                      
  细解:请注意我在下面这几段文字中所做的标志。
  ……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⑦然而,手工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⑧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果我们对这些标明段落和句间关系的关联词语和指示代词比较敏感,答案很轻松就可以得出:
  (1)带给人们怀旧的人文温馨;(2)见证工匠的聪明才智;(3)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4)包含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写出一点给2分;四点中写出三点给6分。)
  总体上来说,从词语到短语,到复句、句群、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无外乎两种,偏正的和联合的或叫并列的。偏正的,强调或提醒“正”的部分,并列的意味着两个要点都重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文章,把握文意时,就会对相关的关联词语格外注意了。
  5.根据文本信息,用对话形式介绍“机器”与“手工”各自的主要特点(对话形式如下,不超过80 字)。(5分)
  “                   ”,机器说道。
  “                   ”,手工说,“                                 ”。
  细解:我对这道题目的考查目标是这样看的:从填空所需要的材料来看,它应该属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拓展这个角度来看,它属于表达方式的转换,由说明性语言转换为对话描写;从呈现的文本样式来看,应该属于“卡通文本”——拟人的、轻松的、“变形金刚”体。
  解答这种题目第一步是筛选信息,将“机器”“手工”的特点理出来,再转换表达方式,用对话的口吻写出来。
  答案:(5分)要点:
  机器特点:千篇一律;通过档案资料保存;能力和效率高
  手工特点:注入个性(不会重复,无法复制);口传心授、绝技单传;感性和悟性、给人怀旧的人文温馨感受。
  给分要点:机器特点2分,手工特点2分;对话形式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 题。(20分)
  无限玄机  南帆
  ①伸手将一枚棋子拍在木制的棋盘上,铿然有声。黑白两色的棋子盖在圆形的木盒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只要将这些棋子搁到棋盘上,它们就会像被施了魔咒似地活起来。黑白相间,一人一手,如此简单的设计将在棋盘上演绎出无数的故事。乾坤,天地,阴阳,黑白——许多时候,简单就是无限玄机的起源。有时我会暗暗庆幸,幸亏围棋盘仅仅纵横十九道。世事如棋,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②对于一些人来说,下一盘围棋绝非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找一个相当的对手,来到一间清雅的厅堂,沏一壶浓茶,屏退左右。紧锁双眉,寂然凝思。或者经天纬地,或者钩心斗角;激烈的心智搏杀绝不亚于刀枪相向,终局数子的心情犹如大将军收拾旧山河。这么一盘棋可以不断品味,再三复盘,每一手的回忆都伴随着得意、懊恼、后悔、惊讶、愤怒、犹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