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10字。
2008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析及范文
(一)题目:
一片嫩红,一弯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试题解析
1、体会命题意图
①题目中的“风景线”无论是在眼中还是在心中,都应该美好、高雅、感人,是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或是一种值得倾诉的情愫,例如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高尚的涵养,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大爱的胸襟,等等。
②一道这一数量词也要注意,它给出了数量上的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罗列没有内在联系的几道风景线,又没有把这几道风景线收拢并归于一道的升华文字,那你就会进入偏题的误区。
2、选好构思角度
构思角度大体有三种:以实为主,由实而虚;以虚为主,逐步深化;虚实结合,相得益彰。选哪个角度都有可能写出好文章,能否出新的关键在于你积淀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一般的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表及里,往往更容易出新。这正如提示语所引一位哲人说的话——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例如你写游黄山,只写黄山四奇,那就很可能流于一般化了;但如果你有关黄山旅游区清洁工是美容师方面的感悟,能将自然美与心灵美揉合在一起写,那文章就容易进入灵魂,亮出新意。如果你写虚实结合的散文,散开时人与事不止一个,那你必须形散神聚,收口时必须归结到体现主题升华的一点。
(三)范文示例
1、一道风景线
如东县城掘港影剧院广场中央,一个椭圆巨柱上有座青铜牛雕。“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精灵。”繁衍、劳作于海滨滩涂的海子牛,挽沉载而甘负重,经风浪而勤奋争,长跋涉而善开拓。它是我们南黄海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远望,一尊灰黑色的水牛立足于一块石板上,显得那么平凡、朴实,又透出几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逼人英气。基座呈梯形,还立有一块石碑,这又使海子牛显出粗犷和敦厚,这一点很像咱们如东人——海的儿子所具有的性格品质。近看这头壮实的水牛,只见:细细的纹理显现在黑色的石料上,将水牛身上特有的满是皱纹、充满沧桑感的皮肤展现得栩栩如生;而那微微翘起又显得勤恳实在的两角将老牛的顽强意志和朴实无华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再看那微微张开的唇,似乎正发出一声沉重的低吟;那满溢温情的眼睛似乎正感激地望着路人;那戴上了一个鼻环的硕大的鼻子似乎正喷出热气,一副劳碌一天之后刚刚归来的疲惫模样;而那健壮的身躯和厚实的蹄子又体现了老牛风刀雨剑心不惊的吃苦耐劳精神,一如那些“辟我草莱”的拓荒者的任劳任怨,无私无悔。再看老牛的四周,一盆盆鲜花竞相开放,如彩霞般艳丽,如云朵般素雅,如火焰般热情,如雨夜般沉寂,这又使风景线多了几分绚丽和雅致。站在牛雕前,我突发奇想,那海子牛每天都在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吧,不信你看,它眼中分明写满了祝福,分明在期待着每一个黄海人的心中都有一道更加美丽的风景线!
清人杨廷曾写《海上乘牛车口占》一首:“微醉登牛车,云容忽晴晦。海滩不见人,夕阳上牛背。”吟诵着这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诗,欣赏着眼前浑厚古朴、凝练圆润、洋溢着“不待扬鞭自奋蹄”气概的海子牛雕塑,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油然而生——这是百万黄海人民心中的风景线!
简评:
关注、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这位考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海洋文化资源了解得广泛,观察得细致。古诗能信手拈来,牛雕的纹理、两角、嘴唇、鼻子、眼睛、和蹄子无不写得生动逼人,饶有情趣;不仅如此,在描写可视性外形的同时,作者还把笔触进入风景线的精神层面,自然地揭示牛雕的内在美,展示家乡人民大海般的雄浑气魄和海子牛般的奋进精神。如此紧密的虚实交融,如此浓厚的乡土气息,确实是中考作文中的一道别有韵味的风景线。
2、一道风景线
母亲下岗了。那天,我回到家,屋子很暗。母亲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发呆。
“妈,不舒服吗?”我放下书包,想去倒开水。母亲拉住我,让我坐在她身边:“你……将来想上大学吗?”“什么呀?”我感到惊讶,“想呀,您不是说将来竞争激烈吗?”母亲勉强地笑了笑,说道:“妈就盼你有出息。”
又是一个周末,我早早回到家,却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便问一旁剥豆的邻居大妈:“大妈,看到我妈了吗?她不是不上班了呀!”大妈一脸疑惑:“你不知道?你妈下岗后托我替她在菜场里找了份临时工,就在拐角……”我不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