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六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19 21:3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70字。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一、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二、教学难点: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与句式。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工具:有条件的话可先让学生观看话剧《虎符》录像片断或通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信陵君的故事图片。如果没有现代教育设备,则可自制“战国形势挂图”,并通过挂图讲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刚刚看了上面的这副“战国形势图”那我们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是指?(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作答)嗯,说得很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正是“四公子”最富才气的信陵君的一段传奇故事…….
  (三)教学步骤: 
  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2、教师读课文。
  3、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并分析全文脉络结构段落。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本文大的情节结构容易掌握,但作者在大的情节结构中套着许多小的情节结构,这是作者匠心所在,学生在自读中可能会忽略其妙处。例如,作者在安排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设计了信陵君四见侯嬴的小结构,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其间又运用穿插的方式安排了如姬窃符和请朱亥两个虽小但十分重要的情节,使文章既结构完整,又详略得当,既考虑全面,又重点突出。
  4.请起来学生诵读第3段和第6段,然后给文中的两个人物信陵君、侯嬴写评语
  信陵君:求贤若渴,尊贤重士,知人善任,虚心谦恭,善纳人言,大勇大义,急人所难,抑强扶弱,具有一定的爱国精神,但有时也显得优柔寡断,束手无策。
  侯嬴:冷静沉着,料事如神,多谋善断,知恩图报,一诺千金,忠心耿耿,是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关于考验:古代隐士贤人欲助有为之人,都要对对方进行一番考验(一般为三次),留下了许多佳话。例如黄石考验张良,孔明考验刘备等等。本文侯嬴拒绝了信陵君的厚遗后,信陵君大会宾客,引荐侯嬴,此时侯嬴也对信陵君作了三次考验。
  三次考验说明侯嬴对信陵君并不了解,对他的诚心还有所怀疑,这为他最终献身相助作了成功的铺垫;同时“三试”也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格,印证了“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的说法。“三试”的描写还充分体现了史传文学写人叙事的特点。
  5.分小组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有关本文的主题思想历来有多种解释,现将主要的看法提示如下:
  (1)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突出魏公子待客以诚,和宾客们的以死相报。
  (2)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政治远见。
  (3)认为作者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4)认为课文主要描述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5)将上述说法予以综合,认为本文的中心可以概括为:通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贵品格,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远见和爱国精神。
  6、布置课后思考题:
  (1)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是否当时侯嬴并未想好计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