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0 18:29: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150字。杭州学军中学2008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庇护(bì)       机械(xiè)        伺机而动(sì)       良莠不齐(yòu)
  B.迂腐(yū)       忖度(cǔn)        风光旖旎(qí)       如法炮制(páo)
  C. 讣告(fù)       濒危(bīn)       人才济济(jǐ)        不胫而走(jìng)
  D. 哺育(bǔ)       威慑(shè)        淡泊名利(bó)       间不容发(jiàn)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城墙前翠柏环绕的广场上,发髻高挽、身着古装的姑娘翩然起舞。随着罄钟齐鸣,红色城门左右洞开,武士披甲持革,列队出迎。
  B. 最近,本论坛人气倍增,好帖不断,佳作迭出,让人目不暇给,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眼下的书籍既多又烂,书价也高得让人乍舌。买书稍有不慎,不但徒耗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还花冤枉钱,何苦呢
  D. 1978年,来自中国国内的21名早惠少年,走进中科大少年班,这个曾受到瞩目的“神童班”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听说《闯关东》反响很好,大家都有意思让我们拍个续集。续集不好写,但绝对不会狗
  尾续貂,我不会让观众失望。如今故事大纲已经写出来了,主创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
  B.个别的地方官员,不是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高尚的文化追求,而是当成一种敛财手段,
  当成提高“官场品位”的标尺,沽名钓誉,这样的写作风气蔚为大观,值得警惕和反思。
  C.社会上出现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已经无孔不入地腐蚀着教育界和学术界,“教育和
  学术腐败使最后的净土沦丧”已不是什么微言大义。
  D.十年前,希金斯就荣登了世锦赛赛王之座。但失利摩肩接踵,他在2001至2004年的3
  年时间里没有得到过一项赛事冠军,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不会一滑到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 公里,
  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前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
  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
  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的完好。
  D.音乐舞蹈史诗《千古东坡》1月28日在市体育馆的演出,精彩纷呈,既有歌舞,又有杂技,让观众在大开眼界的同时,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苏东坡,一个鲜活的苏东坡。
  5.为下面一段文字排出恰当的顺序,将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 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 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 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 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 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 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6.依照下面示例的句子,另写一句有一定寓意的文字。(4分)
  例:一条鱼用来吃喝和呼吸的水量不过一盆水,然而,只有一盆水则不能把一条鱼养大。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文字。(5分)
  2007~2008年大学毕业生求职去向调查统计
  求职
  地区 经济
  特区 沿海
  地区 大城市 中等
  城市 小城镇 老少边穷
  地区 农村 出国 其他
  比例(%) 14.2 24.7 24.6 18.1 2.1 1.1 1.3 11.7 2.2
  (1)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大学毕业生求职去向的发展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2)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到了周代,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