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50个字。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漯河三中赵平新
摘要: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内容及所达到的优良效果。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平等、尊重、爱、师生关系、人格魅力
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全方位重塑自我。仅从师德的角度看,这次改革必将引起教育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从而要求教师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培养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师德品质。
一、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有人说,优秀老师用50种方法教50位学生,差老师用一种方法教50位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像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四个指标体现。第一,能否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认识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千变万化,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期望和需要的人才,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而这些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对学校教育的接受。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而且应该尊重这些经验和见解,这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第三,要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证明提供机会,并为此去创造条件。第四,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