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80个字。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冷思考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加文学那么简单,往大里说,它在培育健康的“中国人”的思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往小里说,它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是提高其文化学识、促进其个人修养的最直接的工具。
语文(汉语)人口,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英语人口,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口。滑稽的是,曾几何时,当英语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和语文站在一起时,英语成为璀璨的明星,拥有了那么多的“粉丝”。而语文一隅,冷清得令人心寒。
中学生,如人们眼前一片葱郁,行将秀穗的麦子;而语文正如这片地的养料,倘若养料汲取不足,麦粒成熟后将瘦瘪可怜。中学语文,尤其是初中语文对促进文化传承,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排除初中语文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教师的处境很微妙
在中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常被认为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关联不大的学科。相应地,语文教师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职位,或者是谁都可以胜任的职位。在中学主要学科教师中,语文教师大概是最不被人看好的群体之一了。笔者任初中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每次有家长来访,在其他任课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家长必先问小孩在校表现如何,然后便是英语如何,接着数理化如何,最后才是语文如何。实在让人感觉语文确实是在夹缝里尴尬地生存。
语文教师陷入这种尴尬的地步,严肃点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悲哀(你无法设想英美等国将把学习汉语作为全民性的教育,而把学习英语作为消遣),从轻说是语文教师群体的悲哀(怎么语文教学改革改了几代人了,语文还是不死而僵的状态)。现在的应试教育下,初中阶段语数外在分数上是平等的。但是,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家长、学生本人、甚至个别学校都会认为紧抓数理化和英语非常必要,因为每天都要学新的知识,一旦懈怠就会落下一大截,而语文松一下不会误事。这种观念导致语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再反思我们语文教师自身吧!有个说法是,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就是哪个阶段的好学生的水平。虽不完全正确,但也确实反映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教师本身疏于学习。有的老师可能会抱怨,工作压力太大了,没时间“充电”;有的教育培训部门也抱怨,我们办的培训班老师们太不当回事了。笔者曾对南京市城郊结合处几所学校的语文教师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有82%的语文教师说他们平时所谓的学习仅仅是看看参考书,85%的教师抱怨为工作和家庭所累,根本没时间看“闲书”。而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他们吸收新事物很有热情而且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再加上少年的灵敏的头脑,让人不可小瞧。此消而彼长,可以想像,从师范类院校出来若干年后,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遗忘,当年的“老本”都折耗光之后,别无长物、“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儿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