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50张。重文言基础训练,巧点拨,学生活动丰富多彩,配大量与课文同步的精彩图片。配教案,约779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
射阳县实验初中 王荣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把握文意。
2.理解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当堂背诵。
★教学重点
1. 熟读成诵,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向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就连坚实的大地也似乎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这就是承天寺那如诗如画的月景,今天我们就随苏轼去欣赏那晚的明月夜,去感受他的那份独特情怀!
二、示标
1.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把握文意。
2.理解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当堂背诵。
三、学情检测
课前已经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要求大家结合资料,查阅作者和他的朋友张怀民的简介,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都查好了吗?
1、我来介绍苏轼: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七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死后谥"文忠公"。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2、我来介绍张怀民:张怀民(字梦得,又名偓佺,湖北清河人)被贬黄州,初到时寓居位于黄州的承天寺(故址在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城南,宋时承天寺在大云寺前,与临皋亭相近),他与苏轼兄弟均有往来。
3、我来介绍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