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10个字。安徽省宿州市三铺中学校本科课程资源“国学经典读本”旨在“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让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书香的芬芳溢满校园,为师生共同徜徉书海,浸润书香,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铺中学校本课程资源
第一部:
温故知新篇
第二部:
普及再现篇
第三部:
提高超越篇
版次:2 0 0 9年3月第一版
印次:2009年3月第一次印刷
三铺中学校本课程资源
第一部
温故知新篇
国学经典读本
墉桥区三铺中学校本教研小组选编
序言
三铺中学校本科课程资源“国学经典读本”与大家见面了!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个读本旨在诵读国学经典,感受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青少年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陶冶性情品德。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让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书香的芬芳溢满校园,为师生共同徜徉书海,浸润书香,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
殷切期望我们"诵读经典,润泽少年,积淀人生"。做新时代的圣人邻里,做新时代的圣洁莲花。“诵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学时尚礼仪,做文明使者”。
郝庆民
2009年3月
三铺中学“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
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一、实施的背景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其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在青少年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学生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二、实施目的、意义
1、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初中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创办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社会效益的最好体现。
三、课题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实施(2008年9月—2009年2月)
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和第一阶段活动计划。
2、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古诗文读本。读本精编精选适合青少年诵读的古诗文,分“回顾篇”“基本篇”“提高篇”。